-
白強:大學改革實踐靈動論
時間:2020/7/7 13:54:45 作者:管理員 來源:教務處 閱讀:144 評論:0摘要:“靈動”是大學改革的實踐智慧和最高境界,既是對大學靈魂的堅守,又是對大學責任的擔當,具有主動性、辯證性、創造性特點。但大學改革實踐中存在的諸如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經驗主義及拿來主義卻遮蔽了大學改革的實踐智慧。靈動的大學改革,要求在捍衛大學理性和適應社會需求之間找到平衡,其策略在于堅持“靜”與“動”、“快”與“慢”、“他”與“我”三對關系的辯證統一,路徑在于養成靈性的改革智慧、制定靈動的改革規劃、付諸靈活的改革行動、培育靈氣的大學文化。
論點摘編
❑ 大學靈動改革,就是大學從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,能夠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,善于在紛繁復雜的歷史境遇中分析和取舍各種有利與不利條件,并采取靈活行動、贏得發展機遇、實現自身發展的自我革新行動。
❑ 透過世界一流大學改革發展史,我們發現,靈動的大學改革既不是一味堅守“政治論”的改革,也不是始終固守“認識論”的改革,它時而走進社會中心,時而與社會保持距離,體現出大學這一特殊社會組織——學術共同體“生命流動”的獨特韻律。
❑ 大學改革的靈動智慧,是由大學的生命屬性、它與社會的關系、獨特組織特征共同決定的,它應當是大學生命有機體的自我成長、是與社會環境的和諧互動、是其組織特征的充分彰顯,它能夠為大學發展注入新活力、增添新動力。
❑ 大學是一個最有生命活力、最富于創造力、最具有靈動性的地方,決定了大學組織具有不同于其他社會機構的生命屬性,它具有自身發展演進的獨特邏輯,同時也決定了大學改革的靈動性——以尊重學者、學生的靈性為前提,以充分發揮學者、學生的靈性為動力,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者學生的靈性為旨歸,從而使大學生命生生不息。
原文刊載于《江蘇高教》2020年第6期